活 性 焦 脱 除 SO2 的 研 究
【摘要】如何除去排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,以及保护环境,成了世界性课题,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很难除尽,特别是当浓度很低时,脱除其中的二氧化硫将是更加困难的,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。近年来,随着活性焦的广泛应用,研究者发现将其用于制备脱硫剂,具有成本低、操作简便、脱硫效率高等特点。本文即采用了这种原材料加以改良,制备了改性活性焦脱硫剂。
【摘要】如何除去排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,以及保护环境,成了世界性课题,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很难除尽,特别是当浓度很低时,脱除其中的二氧化硫将是更加困难的,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。近年来,随着活性焦的广泛应用,研究者发现将其用于制备脱硫剂,具有成本低、操作简便、脱硫效率高等特点。本文即采用了这种原材料加以改良,制备了改性活性焦脱硫剂。
【关键词】脱硫;二氧化硫;制备;脱硫剂
前言:
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,比空气重,影响呼吸道,对人体有毒性,在火电厂、炼油厂、钢铁厂、有色冶金、化工、水泥制造业等部门排放的气体中均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。二氧化硫导致酸雨对水生态系统、农业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等均有危害,造成重大经济损失。二氧化硫污染属于低浓度的长期污染,对生态环境是一种慢性、叠加性的长期危害。二氧化硫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关注,制订了排放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标准,而且标准呈现越来越严的趋势,脱除二氧化硫势在必行。
一、活性焦的改性实验
1、活性焦的制备与改性
将褐煤干燥并粉碎,经硫酸浸泡烘干后,进行炭化处理即得高活性的褐煤半焦。将褐煤半焦与焦煤混合并加入适量的焦油搅拌均匀后成型,然后再加温活化,便制得活性焦。加入不同种金属氧化物浸渍,便制得改性活性焦。
2、实验原材料
实验原材料主要有:MnO2,Fe2O3,Cr2O3,Na2S2O3,O2,N2,褐煤、焦油、硫酸、碘液等。
3、实验方法
(1)脱硫实验:在一定温度下,将含有SO2的模拟烟气通入装有活性焦(或改性活性焦)的脱硫反应塔中,测定反应塔进口和出口处SO2的质量分数,最后计算脱硫率。
(2)改性活性焦碘吸附率实验:取碘浓度为0.005mol/dm3的碘液10L,加入0.2g改性活性焦,10min后取上清液2L,用Na2S2O3浓度为0.05mol/dm3的溶液滴定,最后计算出碘的吸附率。
二、实验结果与讨论
1、活性焦的改性
按上述方法制备活性焦,并用MnO2,Fe2O3,Cr2O3进行改性,测定改性前后碘的吸附率,实验结果见表1。
表1 活性焦的碘吸附率 %
未改性活性焦 | 不同MnO2质量分数改性焦 | 不同Fe2O3质量分数改性焦 | 不同Cr2O3质量分数改性焦 | |||||||||
20 | 15 | 10 | 5 | 20 | 15 | 10 | 5 | 20 | 15 | 10 | 5 | |
50.1 | 49.8 | 59.1 | 57.6 | 55.4 | 47.5 | 58.2 | 56.5 | 54.6 | 49.4 | 56.8 | 55.4 | 53.0 |
从表1可以看出:用MnO2,Fe2O3,Cr2O3对活性焦进行改性,改性焦的碘吸附率均有一定的提高,而且随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加。但质量分数大于20%时,改性活性焦的碘吸附率低于未改性活性焦的性能。因此,金属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不宜超过15%。另外,总的来看,MnO2的改性效果最佳,故对MnO2改性活性焦脱硫效果及其它做进一步的研究。
具体配方:按照质量比为M(MnO2):M(JAC)=1:20,,2:20,3:20分别制备质量分数为5%,10%,15%。
实施方法:
(1)取5gMnO2溶解到100ml蒸馏水中进行溶解,充分溶解后,加入100g活性焦,浸渍24h,进行过滤,留澄清液体,过滤后的活性焦,在90℃下干燥3h,然后转到马弗炉中焙烧,按照每小时100℃程序升温至300℃,焙烧2h,即得5%改性活性焦。
(2)取10gMnO2溶解到100ml蒸馏水中进行溶解,充分溶解后,加入100g活性焦,浸渍24h,进行过滤,留澄清液体,过滤后的活性焦,在90℃下干燥3h,然后转到马弗炉中焙烧,按照每小时100℃程序升温至300℃,焙烧2h,即得10%改性活性焦。
(3)取15gMnO2溶解到100ml蒸馏水中进行溶解,充分溶解后,加入100g活性焦,浸渍24h,进行过滤,留澄清液体,过滤后的活性焦,在90℃下干燥3h,然后转到马弗炉中焙烧,按照每小时100℃程序升温至300℃,焙烧2h,即得15%改性活性焦。
(4)取20gMnO2溶解到100ml蒸馏水中进行溶解,充分溶解后,加入100g活性焦,浸渍24h,进行过滤,留澄清液体,过滤后的活性焦,在90℃下干燥3h,然后转到马弗炉中焙烧,按照每小时100℃程序升温至300℃,焙烧2h,即得20%改性活性焦。
(5)5%、10%、15%、20%的Fe2O3,Cr2O3的制备同上。
2、MnO2改性活性焦脱硫效果
2.1 吸附温度与脱硫效率的关系
将颗粒粒度为1 mm左右的活性焦或改性活性焦颗粒装入脱硫反应塔中,在实验温度分别为60℃,80℃,100℃,120℃,140℃,160℃的条件下,进行脱硫实验,吸附时间为40 min。实验结果见表2。
表2 脱硫效率与温度的关系
温度/℃ | 脱硫效率/% | |||
未改性活性焦 | 质量分数5%的改性焦 | 质量分数10%的改性焦 | 质量分数15%的改性焦 | |
60 | 93.4 | 97.4 | 98.0 | 98.6 |
80 | 91.9 | 95.8 | 96.3 | 97.3 |
100 | 90.6 | 93.8 | 94.3 | 95.2 |
120 | 92.0 | 96.8 | 97.4 | 97.9 |
140 | 91.0 | 94.5 | 95.2 | 96.0 |
160 | 90.2 | 93.2 | 94.0 | 94.6 |
从表2可以看出,MnO2改性活性焦的脱硫效率明显高于未改性活性焦的脱硫效率,温度对脱硫效率有一定影响,当温度在60℃和120℃时,活性焦脱硫效果最好。关系如图2所示:
2.2 吸附时间与脱硫效率的关系
在温度为60℃的条件下,进行不同吸附时间的脱硫实验,其他条件同前。实验结果见表3。
图2 脱硫效率与温度的关系
从表3可以看出,未改性活性焦在60 min内,保持脱硫效率90%;而MnO2质量分数为10%和15%的改性活性焦,当吸附时间达到100 min时,脱硫效率仍保持在90%以上,且在相应的时间内改性活性焦的脱硫效率始终高于未改性活性焦。
关系如图3所示:
图3 脱硫效率与时间的关系
2.2 吸附时间与脱硫效率的关系
在温度为60℃的条件下,进行不同吸附时间的脱硫实验,其他条件同前。实验结果见表3。
吸附时间
/min | 脱硫效率/% | |||
未改性活性焦 | 质量分数5%的改性焦 | 质量分数10%的改性焦 | 质量分数15%的改性焦 | |
20 | 93.3 | 97.5 | 98.0 | 98.6 |
40 | 93.4 | 97.4 | 98.1 | 98.6 |
60 | 92.8 | 97.4 | 98.0 | 98.5 |
80 | 88.4 | 93.6 | 94.8 | 95.0 |
100 | 78.8 | 88.7 | 92.3 | 91.0 |
120 | 62.0 | 72.3 | 74.9 | 76.6 |
140 | 39.2 | 48.1 | 50.0 | 51.3 |
2.3 空速与脱硫效率的关系
在温度为150℃的条件下,吸附时间为100min,进行不同空速的脱硫实验,其他条件同前。实验结果见表4。
表4 不同空速对脱硫效果的影响
反应温度/℃ | 空速/h-1 | 脱硫剂用量/g | 硫容/% |
150 | 500 | 2.485 | 30.86 |
150 | 1000 | 2.4811 | 38.36 |
150 | 1500 | 2.52 | 43.33 |
150 | 2000 | 2.49 | 43.85 |
150 | 2500 | 2.502 | 40.56 |
从表4可以看出,当空速在为1500h-1或2000h-1时,硫容达到最高值,而且十分接近,所以实验中,确定空速为1500h-1为最佳空速。
2.4 H2S对SO2吸附的影响
为了考察H2S对脱硫剂吸附SO2是否存在影响,在原入口气体中加入H2S气体,其浓度比为H2S:SO2=1:10,实验数据如表5所示:
表5 H2S存在对吸附SO2的影响
反应温度/℃ | 空速/h-1 | 脱硫剂用量/g | 是否存在H2S | 硫容/% |
150 | 1500 | 2.52 | 否 | 43.33 |
150 | 1500 | 2.012 | 是 | 33.89 |
从表5可以看出,在原气体中加入H2S后,硫容有所下降,说明H2S存在对脱硫性能有所影响,这可能是因为脱硫剂在吸附SO2的同时也吸附了H2S。
2.5 O2浓度对SO2吸附的影响
分别考察活性焦在床层温度为120℃、空速为1500/h-1下,O2浓度为1%、3%、5%、8%、12%时,O2浓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,实验结果见图4。
图4 O2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
从图4可以看出,当氧气浓度高于5%时,随着氧气浓度的提高,活性焦的脱硫效率基本不变。
主要原因是氧气浓度已足够大,其浓度的改变不会再影响活性焦对SO2的催化氧化。当氧气浓度低于5%,活性焦的脱硫效率很快降低,原因可能是氧气浓度低时,氧气的扩散速率低,致使部分SO2未参与反应就通过了床层,导致活性焦脱硫效率的下降。
2.6 水蒸气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
分别考察活性焦在床层温度为120℃、空速为1500 h-1下,分别考察水蒸气浓度为4%、8%、12%、16%时,水蒸气浓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,实验结果见图5。
图5 水蒸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
从图5可以看出,当水蒸气浓度小于12%时,随着水蒸气浓度的增加,活性焦的脱硫效率提高;
当水蒸气浓度继续增加,活性焦的脱硫效率又下降。这是由于水蒸气浓度增加后容易在活性焦表面
形成水膜,影响了气体的扩散,导致脱硫效率的下降。
3、MnO2改性活性焦再生后脱硫效率
采用经过四次再生后的MnO2质量分数为15%改性活性焦进行脱硫实验,实验温度60℃。实验结果见表6。
表6 再生改性活性焦与未改性活性焦脱硫效率比较
吸附时间/min | |||||||
20 | 40 | 60 | 80 | 100 | 120 | 140 | |
再生改性活性焦脱硫率(%) | 94.1 | 93.9 | 93.2 | 90.0 | 84.8 | 67.0 | 42.0 |
未改性活性焦脱硫率(%) | 93.3 | 93.4 | 92.8 | 88.4 | 78.8 | 62.0 | 39.2 |
由表6的实验结果表明,含15%MnO2的改性活性焦,虽然经过四次再生,但脱硫率仍高于未改性活性焦,而且在80 min内脱硫效率仍保持在90%以上。
4、MnO2改性活性焦再生次数与碘吸附率之间的关系
取不同再生次数的含15%MnO2的改性活性焦碘吸附实验,实验条件同前。实验结果见表7。
表7 碘吸附率与再生次数的关系
再生次数
/次 | 碘吸附率/% | |
改性活性焦 | 未改性活性焦 | |
0 | 52.9 | 50.1 |
1 | 56.7 | 47.5 |
2 | 54.1 | 44.2 |
3 | 52.2 | 41.4 |
4 | 50.0 | 39.1 |
图6 碘吸附率与再生次数的关系
从图6可以看出,含15%MnO2的改性活性焦经四次再生后,仍能保持较高的碘吸附率,而且与没有经过再生的未改性活性焦的碘吸附率持平。另外,与未改性活性焦相比,改性活性焦的碘吸附率平均高九个百分点,这说明含MnO2的改性活性焦的再生性能好,使用寿命长。因此,处理成本也将有所降低。
三、结论
1、用MnO2,Fe2O3,Cr2O3改性后的活性焦,碘的吸附率均明显提高,其中MnO2的改性效果最好。
2、用MnO2对活性焦改性,可以延长吸附时间,而且MnO2的质量分数对改性活性焦的脱硫效果和吸附时间有影响,当MnO2的质量分数在10%~15%时效果最好。
3、温度对MnO2改性活性焦的脱硫效果有一定影响,在60℃和120℃时脱硫效率最高;空速为1500h-1时,硫容最高;O2及水蒸气及H2S均对SO2的脱除有一定的影响。
4、MnO2改性活性焦易于再生,再生后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未改性活性焦。
想了解更多脱硫经验、技术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:东狮脱硫技术协作网
长春东狮科技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为您提供888脱硫催化剂、高硫容脱硫催化剂、沼气、焦炉气等气体脱硫催化剂高炉煤气脱硫技术、各类脱硫设备等
联系电话:0431-84505111
手机:15725121076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好物生环保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aowusheng.com/2179/